智能網聯汽車微專業招生簡章
為進一步服務國家汽車強國戰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人才培養和推送,培養“寬口徑、厚基礎、促交叉、重創新”的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在本科生院的支持下,機械工程學院推出“智能網聯汽車”微專業項目。
專業簡介
山東大學智能網聯汽車微專業所依托的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方向,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六個專業方向之一,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權,其辦學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山東工學院自動車工程系汽車拖拉機專業。為適應新時期我國汽車產業迅猛發展需求,1993年山東大學動力工程系重新設立車輛工程專業,1998年按照教育部專業規劃,車輛工程專業調整到機械工程學院。智能網聯汽車微專業以機械工程學科為基礎,以車輛工程專業為依托,凝練核心課程,強調本科生科研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特色,面向國家汽車強國戰略需求和國際汽車工程科技前沿,培養社會緊缺的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工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養目標
面向國家和區域汽車產業發展戰略、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前沿,結合山東大學“致力于培養最優秀的本科生”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堅持“寬口徑、厚基礎、促交叉、重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系統掌握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從事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試驗檢測、技術管理和應用研究等工作,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的文化素養、寬厚的專業基礎、開闊的國際視野,富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具備團隊精神,個性與人格健全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結業要求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提出結業具體要求。結業要求1:掌握智能網聯汽車構造、理論、設計等專業知識和智能網聯汽車設計制造方法;結業要求2:掌握從事智能網聯汽車工作所需的環境感知、車載通訊、導航定位及先進輔助駕駛等基礎知識;結業要求3: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智能網聯汽車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結業要求4: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進行設計、研究和開發的能力;結業要求5:了解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結業要求6:了解智能網聯汽車的前沿技術、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
課程設置
圍繞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人才核心素養和創新性人才綜合能力,設計和打造一批包含車輛工程理論、無人駕駛、數據共融、智能算法相關課程,實施探究式、討論式和案例式等教學方法,體現課程的高階性、交叉性和挑戰度。本微專業結業要求為13學分,其中包括4門核心必修課程9個學分,選修課程4個學分,具體安排如下:
課程類別 |
課 程 名 稱 |
學分 |
備注 |
|
|
必 修 課 程 |
汽車構造 |
3 |
|
|
汽車理論 |
2 |
|
|
汽車創新設計 |
2 |
|
|
智能網聯汽車概論 |
2 |
|
|
小計 |
9 |
|
|
選 修 課 程 |
無人駕駛車輛理論與設計 |
2 |
任選2門 |
|
物聯網與大數據 |
2 |
|
人工智能 |
2 |
|
小計 |
4 |
|
合計 |
13 |
|
五、師資力量
選聘我校學術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承擔課程教學,同時會邀請知名汽車企業專家進行授課。
六、教學安排
項目單獨編班組織教學,每學期安排4-6個學分的課程。授課方式主要采用線下集中授課,同時借助我校課程中心平臺和中國大學慕課等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定期舉辦線下相關交流或實踐活動。第一期微專業計劃于2021年7月開課。
七、學費
微專業收費按照我校相關規定收取,學費根據學分收取。
八、畢業證書
微專業修讀年限為2個學期(含暑假)。成績單獨管理,不計入主修專業成績單。完成全部課程修滿學分的同學可獲得我校頒發的“智能網聯汽車”微專業證書。
九、招生對象及要求
微專業面向我校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及其他學院相關專業的全日制本科生招生,首期招生人數在15人左右。具體報名條件如下:
1. 對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學習有興趣或有志在該領域從事工作;
2. 主修專業成績良好,學有余力。
3. 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十、班級管理
項目將為參加微專業班的學生配備班主任,全程指導學生的學習和職業規劃。
十一、報名辦法及選拔方式
請根據本科生院的要求進行網絡報名,對材料初審通過的同學擇優按照一定比例組織面試,綜合面試結果和學生的學分績點,確定入選名單。
十二、聯系方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