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極端制造》期刊編輯部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極端制造分會副總干事、國家級青年人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崔海龍研究員受邀做客機械工程學院,在千佛山校區1102會議室與學院青年教師代表開展學術交流,并進行了《極端制造》期刊最新發展動態介紹及加工制造領域高影響力論文發表經驗分享。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萬熠、副院長蔡玉奎、先進加工及智能裝備研究團隊部分學術骨干等學院教師代表參加了學術交流會。
崔海龍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制造領域高影響力論文的發表經驗和撰寫技巧,從論文選題、行文構思、圖表繪制、語言表達等多個方面給出了細致建議。他強調,撰寫高影響力論文的首要前提是深入了解領域最新現狀并準確把握研究動向,論文的總體立意、文章結構、圖表及語言等各部分內容都需要精心打磨。同時,他強調期刊的發展和學者的學術影響力建設相似,要著眼長遠,打好基礎,同行之間需加強交流合作,實現良性競爭。
在學術交流方面,崔海龍研究員介紹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的部分關鍵技術需求,并分享了高性能制造技術、超精密加工工藝及裝備等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與教師代表探討了將來的潛在合作方式。學院青年教師代表梁曉亮、趙金富、王趙鑫分別就先進切削加工技術、高性能切削刀具及應用、極端工況材料性能測試等研究方向進行了成果介紹與交流。
《極端制造》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IJEM)主編為大連理工大學郭東明院士,2025年期刊最新影響因子21.3,蟬聯國際工程/制造學科領域第一,成為首個影響因子突破20的制造領域國際期刊,并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英文領軍期刊項目。
崔海龍,《極端制造》期刊編輯部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制造工藝研究所研究員,超精密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級青年人才、四川省“杰青”、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指南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極端制造分會副總干事。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圍繞高性能流體潤滑功能部件開展了系統的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授權專利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多項。
【關閉】
Copyright ©2017-2020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辦公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 郵編:250061 電話:0531-88392608 傳真:0531-88392608 [網站管理]